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 章乃文
夏天阳长阴消,是人体阳气最旺的季节,也是阳气最易受伤之时。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艾灸保护阳气,同时还能治疗一些疾病。
空调病
夏天,室内外的温差很大,冷热交替,极易感冒及周身酸痛,尤其以肩颈部最常见。因为颈部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。太阳经主“一身之表”,寒邪入体,太阳最先受之。督脉则主“一身之阳”,当人受寒时,肩颈部最先出现不适,且症状最严重。建议不要一味贪凉,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5℃以上,当感觉有凉意时,要站起来适当活动躯体和四肢,并适当按摩肩颈部。
处方:艾灸温阳法
穴位:大椎穴
作用:温阳散寒
操作:患者取坐姿或俯卧位,请家人点燃艾条,距离皮肤2厘米~3厘米对准大椎穴进行回旋灸。使穴位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,一般每穴灸10~15分钟,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。
暑湿证
中医所说的暑湿证,一般不会出现高热,仅有低热,常伴头痛、身体酸懒、倦怠乏力等症状,出汗而热不退,口干却不想喝水,有的还会呕吐或腹泻等。可用藿香正气水或香薷饮(香薷10克,白扁豆、厚朴各5克)来散寒祛湿。
处方:艾灸祛湿法
穴位:足三里,阴陵泉,中脘,神阙
作用:温中散寒,健脾止呕
操作:如上法。对于耐热较好者,还可采用隔姜灸,温中散寒的效果更好。将姜切成直径2厘米~3厘米,厚0.2厘米~0.5厘米的薄片,中间以针刺数孔,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处。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,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,至艾柱燃尽。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,每穴重复灸2~3壮,以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。
宫寒
每到经期,很多女性就会怕凉、痛经,总感觉小腹凉凉的;也有的宫寒不孕,伴有性欲冷淡,月经延后、稀发,经量少,经色暗,腰部冷痛等。不妨趁阳气旺盛时进行艾灸,效果会比平时好很多。
处方:艾灸温宫法
穴位:关元,肾俞,三阴交,血海
作用:温补肾阳,温宫散寒
操作:如上法。对于耐热较好的患者,可用隔附子饼灸。将附子打成粉,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,厚约0.8cm的附子饼,中间以针刺数孔,放在穴位处。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,放在附子饼上点燃施灸,至艾柱燃尽。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,每穴重复灸2~3壮,以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。